War Thunder background
FOX-3!顶级空战全面进入主动雷达弹时代!

顶级房空战格局将在新版本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主动制导雷达中距弹、也就是无线电呼号中大家熟知的“FOX-3”即将全面铺开装备!

就在不久前,开发团队在测试服举行了公开测试活动供玩家体验主动雷达弹 (ARH) 机制,通过这样的形式收集玩家反馈与统计数据,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系统。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大致完成,新版本即将见证空战导弹机制跨入新时代!

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中距空空弹最常见的代称莫过于“FOX-3”,这一名称源于北约飞行员代指各类空战武器的通讯简码。目前空战中常用的 Foxtrot 简码自然不止代表主动雷达弹发射的 FOX-3,还有代表发射半主动弹的 FOX-1 以及指代红外空空弹的 FOX-2。目前游戏中超视距与中远距离交战的主力弹种仍为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上一代中距弹 (SARH),导弹发射后需要战机保持对目标的雷达波照射才能命中目标。全程依赖机载雷达进行制导意味着载机在导弹发射后无法进行剧烈机动,遭遇突发情况需要进入格斗时往往陷入被动。

世界空军强国自然认识到了这一缺陷,上世纪 80 年代起,各国均着手开始研发新一代中距空对空导弹。换装主动雷达导引头,克服前代装备需要载机全程保持雷达引导的缺陷。

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加上针对能量战术特化的高抛弹道 (发射后爬升高度,在提升势能的同时高空更加稀薄的空气有助于减少阻力,优化飞行路径中的能量消耗) 令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在有效攻击距离方面较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有着显著优势。与后者需要发射载机对目标进行持续雷达照射不同,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可以完全独立与载机进行自主制导;不过当攻击远距离的目标时,最理想的情况还是以边扫描边跟踪 (TWS) 模式来持续为导引头提供大致敌机方位,好让导引头持续修正飞行轨迹。此类武器大多采用多模复合制导机制: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能够在 15-20 千米的距离上截获典型战斗机大小目标,保证了导弹在接近目标所在空域后能够进行自主制导,无需发射载机介入。

为了应对不同的作战情境,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大多设有两种制导模式:其雷达导引头对典型战斗机大小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约为 15 到 20 千米,在此距离内可以直接发射导弹让其自主追踪目标,中途无需进行任何操作 (即具备“射后不理”能力);若要攻击更远距离的目标,在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能够捕捉到敌机之前都必须为其提供目标参数,导弹内置的惯性导航系统在此期间可以接收来自发射载机的信息,根据当前敌机的大致方位与航速来计算拦截路径,这一过程在目标经常进行机动时尤为重要。
由于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末端飞行无需介入,飞行员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同时朝不同目标发射导弹(包括在“发射后不管”情景下),但利用“边跟踪边扫描”雷达模式为导引头提供信息则可以带来最理想的命中率。

主动雷达弹攻击目标的成功率往往取决于多项因素——主动雷达导引头固然无法被常规干扰弹所欺骗,但即便是最为尖端的第四代中距弹也还难称终极武器:多数现代战机默认配备的雷达告警系统 (RWR) 会在导弹进入最末端自主制导阶段,也就是先前所提到的 15-20 千米范围内探测到主动雷达的锁定信息,给对方留出反应时间。此外常见的规避机动也能奏效:距离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施展硬规避动作通过抛洒干扰箔 + 紧急回转 180 度让来袭导弹错失目标;还可以通过滚筒机动、剪式飞行乃至 F-极机动缩短敌方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近距离往往只能依靠剧烈的 3-9 线机动进行规避,也就是飞行过程中大幅调整机头指向三点钟或九点钟方向,同时发射干扰箔以迷惑敌方导引头。

首批加入游戏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包括:法国 MICA、中国霹雳-12、美国 AIM-120、苏联 R-77、日本 AAM-4、以色列“德比”以及南非 R-短矛空空导弹。

以上几款导弹都以优秀的机动性能与高推重比著称。新一代主动雷达弹的规格较小,即使轻型战斗机也能拥有较大的载荷。游戏内所有阵营的顶级战机都将迎来挂载升级,在全新武器系统的加持之下探索空战艺术的新篇章!

玩家们翘首以盼的版本更新即将到来,推动战争雷霆空战模式进入主动弹新时代!

阅读更多:
寻猎细节:新版本各项机制升级与优化内容一览
  • 14 六月 2024
VEXTRA 105:战场急先锋!
  • 13 六月 2024
CV9035DK:北欧枪男
  • 13 六月 2024
F-4F KWS LV:残酷鬼怪的行动纲领
  • 12 六月 2024

评论 (5)

评论将处于预审核状态 
此公告已停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