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 Thunder background
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的M1A1访谈录:“这辆坦克是为进攻而生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战争雷霆玩家 Conte_Baracca 将为我们分享他在服役期间操控 M1A1 坦克的经历与他作为玩家时驾驶 M1A1 的游戏体验。

请为我们做个自我介绍吧!请问您何时决定投身军旅生涯?为什么您选择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效力呢?

我出生于 1975 年,在美国俄克拉马州长大。在高中时期,我作为后补成员参加了民航巡逻单位,这是一个是民间自发建立的准军事组织,致力于搜救行动。

我于高中毕业当年时入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式毕业后参加了位于圣地亚哥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营。在以预备役身份服役 4 年后我作为军官加入现役。完成新兵训练后我转去攻读俄克拉马州大学的一个奖学金项目并获得历史本科学位。

在大学期间,我也在同时完成了军官候补学校的课业,并在结业后被授予二级中尉军衔。当时,海军陆战队的预备役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法律性的要求,我在此后 4 年的服役生涯中已经参加过战斗部署,并在转为现役军官后继续服役了 16 年。作为“陆战”军官加入现役后,我完成了为期 6 个月的基础学校训练,并最终选择加入装甲部队,在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训练基地进行了担任坦克军官所需的训练。

在我的军官生涯中,我曾隶属于多个战斗单位。我也曾为美国军队的艾布拉姆斯升级采购项目充当海军陆战队方面的联络人,在此我参与了多个坦克升级计划。直到 2017 年 3 月 1 日,我才正式从陆战队中退役。

在高中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加入军队,当时正我沉迷于战争机器的魅力并处在热爱冒险的年纪,幻想着远走高飞,在征途中超越自我。我热爱突破极限,渴望与海军陆战队中热情出色的同僚们共事。尽管海军陆战队员的日子充满着挑战与艰险,我仍享受这份工作。我将这份激情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我退役的那一天。

Conte_Baracca与他的坦克

我选择海军陆战队是因为他们配得起军中骄子的名号。我希望看到最好的自己,与最优秀的军人相处。简而言之,我渴望被精英包围,海军陆战队没有让我失望。

您在服役期间驾驶过多少种军用载具呢?能告诉我们在何时何地吗?您有驾驶过伊拉克军队遗留下来的苏制武器吗?

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我曾指挥过多种战车。我曾在“悍马”车(重装和轻装悍马)、4X4和6X6的“美洲豹”防地雷反伏击车中执行过作战任务,我还指挥过 M-ATV 全地形防地雷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6 轮的美洲豹,我和很多战友都将其称为“战地凯迪拉克”。这辆车坐起来很舒服(赛车级座椅和 5 点固定的安全带),有很棒的空调系统,她还带交直流电源,你能在车上为私人电子设备充电。除此之外,美洲豹的大肚量能屯下不少装备。我们甚至能为吊床腾出空间,这样就不用在晚上打地铺了。在这些任务中,很不幸我只在侦查型的轻装悍马上见识过真正的战斗,车上的 .50 重机枪派上了用场,但我们几乎没怎么交火。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悍马侦查型的装甲简直不堪一击。

至于说坦克,我曾驾驶过 M1A1 的 3 个子型号:M1A1 Common型,M1A1 Heavy Common型和 M1A1 FEP(火力增强套件)。M1A1 Common型数量很有限,除了没有Heavy Common型的 DU 贫铀装甲套件之外与后者设备相同。之所以其被称为“Common(通用型)”是因为该型号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间通用。Common型相比基础款的 M1A1 加装了涉水(通气管)套件,数字化操控的引擎模组和脉冲涡轮喷气系统(PJS),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改动。Heavy Common型是加装了贫铀装甲的Common型。M1A1 FEP 是经过重大现代化改装的型号,装备了嵌入式自检系统、第 2 代炮手热成像仪,双向稳定的车长遥控武器站(其 M2 重机枪的稳定系统性能等同于主炮的双向稳定系统并带有热成像通道),驾驶员热成像,和远距离目标定位系统(可通过火控系统中为目标生成一个8位数的坐标)。这也是今天海军陆战队中仍在服役的型号,她是超级全能的战争机器。

2004 年,我在一辆M1A1HC 上执行作战任务,2007 年至 2008 年我的座驾换成了 M1A1 FEP,执勤地点都是伊拉克艾安巴尔省。我得事先讲清楚,第二次实战部署中我和其他车组成员没能经历过实战,在当时我们眼中的伊拉克是个平静的地方,大部分的执勤时间里,我们都在驾车穿越沙漠以阻断敌人的渗透路线,并保卫主要的交通线。

然而,2004 年的伊拉克就是另一回事了。当时,我们在费卢杰附近参加了持续数月的战斗。准确地说我只参加了 7 次交火,不过算上连里其他战友的份,我们共经历了数十次战斗。

 T-55A涂装。这辆坦克于科威特的Al Mutla山口被伊拉克军队放弃。由 Dart_Foer 制作

在伊拉克我从来没机会驾驶非美国制造的任何装备,不过我仍有幸驾驶 T-55A 以支持其他兄弟部队的部署前训练。把艾布拉姆斯和 T-55A 拿来做对比本来就不公平,我们能上手的 T-55A 几乎不能运作,并且也是非常老的设计了,至于她的制造年份更是比我们手头的艾布拉姆斯要早得多。这辆战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她低矮小巧的轮廓。她的炮塔弹药储备和成员组挨得很近,这让我很难接受,毕竟我早就习惯了艾布拉姆斯上弹药隔仓和排爆门对成员组的保护。

请问您能跟我们说说您的 M1A1 在费卢杰遭遇的战斗吗?当时最常见的战斗任务是什么?敌方用什么武器对付您的部队? 

我的战斗部署横跨了第一和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之间的 2004 年的整个夏季。出于外交和政治上的考量我们不允许进入城市。因此,我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兜圈子,城内的敌人不时和处在郊区的我军目视接触并交火。其实我们正在秘密地为第二次突入费卢杰市做准备,更大规模的战斗一触即发。

作为行动准备的一部分,我们曾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的佯攻。我军有意让这些行动看起来像是全力突击城市的样子。这几次作战中任何现代战争的要素都没有缺席:近距离空中支援,无人机情报支持,非直瞄火炮支援,最后还有我们部队的坦克。

我们会静默接近城市边缘,此时敌人会用直瞄武器朝我们射击,我军还以颜色并呼叫炮击和空中支援。不出意料敌人主要使用轻武器攻击我们,很明显这不会对艾布拉姆斯造成多少威胁。他们只有 3 种装备能威胁到我们的战车。

...有一次迫击炮弹直接命中了一辆坦克的炮塔顶部,结果只有断路器起了反应...

威胁其一:迫击炮弹的直接命中。敌人装备了不少 82 毫米迫击炮,他们一有机会就拿这些武器朝我们射击。因为迫击炮弹准头太差,这并没能给我们带来多少麻烦。有一次迫击炮弹直接命中了一辆坦克(不是我的坦克,是隶属于 1 排的战车)的炮塔顶部,结果只有断路器起了反应并造成车辆停转。成员组重置了断路器后,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坦克就成功重启了,该车迅速归队并回到战斗。刚开始我们都很紧张,大家觉得这辆坦克的成员组已经全体挂彩,都在疯狂地发送无线电消息期望他们能回应。当然他们的坦克失去电力后无线电也没法工作了。直到过了一会,该车的车长打开了指挥塔舱盖并竖起大拇指示意全员平安后我们才安下心来。

排行第二的威胁是致命的 RPG-7。敌人有很多 RPG-7,他们甚至会在建筑物内朝我们射击。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些武器同样没多大威胁。费卢杰敌方战斗人员的平均战技术水平很差,他们缺乏训练,射击准头不佳。即便是偶尔有火箭直接击中坦克,艾布拉姆斯的装甲也足够可靠,战车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损伤。更重要的是敌人一般没有机会发射第二枚 RPG,一旦敌人开火我们能迅速地在坦克火控上找到目标并回敬一发 120 毫米炮弹,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发炮弹会直接击毙 RPG 射手。

最后的威胁来自无后坐力炮。敌人装备了少量无后坐力炮,他们常把这些武器安置在皮卡上,这是他们对抗我军坦克的机动部队。很可惜,他们射术不精,皮卡也是很显眼的目标。但在费卢杰东南的一次佯攻中我差点被无后坐力炮夺走了性命。敌人的皮卡在我们坦克的后方找好了角度,当时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幸运的是敌人连续两次打歪,2 排的某车很快弄清楚状况并用 120 毫米主炮一发带走了无后坐力炮车组。

您用过些什么类型的炮弹?能说说他们的表现吗?

我使用过 2 种训练弹,M865 TPCSDS-T(射击训练椎体稳定脱壳曳光弹)和 M831 HEAT-TP-T(射击训练破甲曳光弹),这两种炮弹在训练中被大量消耗。训练用的破甲弹是惰性的(炮弹内充填了凝胶而不是炸药)。而训练用脱壳穿甲弹是 120 毫米坦克炮弹药中炮口初速最高的,但由于其使用椎体稳定,炮弹会很快失稳,最多飞行 9000 米就会坠地,这个设计是出于安全的考量,炮弹不能飞太远,否则发生意外时可能会伤到训练场附近的平民,而其模拟的 M829A1 穿甲弹在 56 度射击仰角下可以飞行 88,438 米。一般来说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实战用弹药,我用过 M830 HEAT-MP-T(多用途曳光破甲弹),还有 M830A1 HEAT-MP-T(多用途曳光破甲弹),M908 HE-OR-T(高爆破障曳光弹)和 M1028 霰弹。

很不幸的是 M1028 是根据包括费卢杰在内的战地反馈火线上马的实验型弹药,2004 年后才正式服役。因此我没能在战斗中用上它。在实战中我用过破甲弹、多用途弹和破障弹。

破甲弹的爆炸最为剧烈,但由于其使用聚能战斗部,不能有效对付建筑物中的敌军步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让手头家伙物尽其用,用这种炮弹杀伤了大量敌军步兵和技术兵器。鉴于其杀伤半径被限定在金属射流的溅射范围内,有很多敌军得以在炮弹爆炸的超压下生还,只有门罗效应产生的金属射流路径上的倒霉蛋遭了殃。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多用途弹上,因为其本质还是一枚配备可编程引信,可杀伤敌军飞行器的破甲弹。近炸引信不是为了地面目标设计的,因此我们只使用碰炸的反坦克模式,在该模式下这种弹药的表现和 M830 没什么两样。破障弹的效果相比前两者截然不同,它是多用途弹换下可编程引信后换装钢制被帽和延时引信的产物。当初这种弹药是为了韩国战场而设计的,旨在破坏朝韩边境山口处用巨石搭建的坚固墙壁,防止朝鲜人快速通过山口。但是伊拉克的建筑物墙壁并没有朝鲜的边境墙那么坚固,炮弹经常会击穿整座建筑物(然后接着击穿其背后的下一栋建筑)后才爆炸,因此我们会有意瞄准建筑物接近地面的部分以摧毁整面承重墙,这样做有时能起到效果。

我曾使用过 M1028 进行训练,他就像一把超大号的霰弹枪,能在瞬间发射 1000 枚以 1400米每秒的速度飞行的钨制弹丸,在炮口形成一个完美的扇形杀伤区域。我多希望能在费卢杰用上他啊,它能撕碎整栋建筑物,连带其中藏匿的敌人。

你们在任务中会用光弹药吗,还是说主要弹药架的弹药已经足够了?

我们通常会使用半就绪弹药架(Semi-Ready Rack)上的弹药。实际上,在艾布拉姆斯坦克上我们有几种不同的弹药架,一般来说就绪弹药架(Ready Rack,指已经准备好进行装填的弹药安放的弹药架)装有 16 至 18 发炮弹,具体数目取决于坦克型号。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光这些炮弹,因此必须从半就绪弹药架(在车长身后)里搬炮弹来填充就绪弹药架。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游戏中这个过程显得太过,太过简化了。车长身后的弹药舱的装甲滑门的滑轨安装在液压控制的装填手滑门的滑轨中。所以,想要把弹药从半就绪弹药架里搞出来,你必须从装填手滑门上拔出液压活塞上的一个销子,然后自己用手打开滑门。同时,车长弹药门需要使用一个撬棍来把它从“锁定”的状态解除,并移到轨道上。这真的太麻烦了。然后你必须自己用手滑动两扇滑门,同时从车长身后把炮弹拉出来,并且将它们放到就绪弹药架上。当你做完这一切你还必须把各种装置全部锁好,并且重新将装填手滑门连接好。搬一发炮弹可能要几分钟。好在,完成最困难的复杂开门操作后,搬炮弹本身还是相当容易的。2004年9月的一个夜晚,我们正处在战斗环境下,而我需要补充就绪弹药架。当时炮塔里大概有65摄氏度,我热坏了,中暑以后跳出坦克吐了一地(比起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击中,我更不想让我的乘员组来把我的呕吐物从坦克里清理出去)。

M1A1 Abrams
M1A1艾布拉姆斯“摇滚收割者” 涂装 。这辆坦克属于第四坦克营,1991年于伊拉克。由 _Sabro_ 制作

我们常听说,许多坦克手喜欢给他们自己的M1A1座驾取一个炫酷的昵称。你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事情?

作为一名军官,通常你不会亲自命名自己的坦克。也许你会让其他乘员来搞个好玩的名字,因为比起整天忙着准备会议和写文件的军官来说,其他乘员会花更多精力来维护坦克本身。这几年不乏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昵称,有些一语双关,就像“我们喜欢布什(Bush)”,不仅仅和当时的美国总统有关,还暗指女性的某些身体结构。还有我顶头上司的“战猪”号(引申义为“好战分子”)。不过,在我平时的战斗行动中,尤其是与叛军战斗的时候,尽量避免透露昵称、战术标识、或者任何关于我们自身坦克的信息,这样做我们可以让敌人没有办法追踪我们的动向,并且可以防止他们确定我们到底有多少坦克参加战斗。

您能向我们分享一下在你服役期间最常遇到的坦克故障之类的事情吗?在战场上M1A1维修起来容易吗?

悬挂和履带,就这些。悬挂或履带故障无疑是我们在行动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在行动中会使用刚刚完成大修的坦克,大概参加1000小时的行动后,坦克就要换一轮。所以其他更加复杂的零件一般都维护得很好,基本很可靠。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的液压系统、引擎、或者其他杂七杂八的子系统就不会出故障。我们确实遇到过。但是比起悬挂和履带这种家常便饭的故障来说,它们都算稀罕事。这下你应该就明白了为啥你经常能看见坦克上背一堆履带板和轮子,他们确实是坦克上最脆弱的东西。

 M1被设计为一款能够在野战条件下轻松维修的坦克

 M1被设计为一款能够在野战条件下轻松维修的坦克,即使是最复杂的子系统,只要你有耐心和工具套件就可以完全移除。发动机后盖是完全可以拆卸的,所以你可以把引擎/传动总成直接吊出来,通常我们把这块叫做FUPP(Full Up Power Pack,意思是指由一个匹配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组成的动力包)。进行这种维护需要使用 M88 装甲回收车,其巨大的集成起重吊臂能够相对容易地完成这种任务。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断开终传动的连接,我们有一个控制面板,上面会显示发动机所有的输入输出,例如燃料和电力之类的,其还具备快速断开连接的功能。不得不说,这是工程学上的奇迹。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玩 War Thunder 的?又是如何接触到我们的游戏的?您玩War Thunder的频率怎样?您喜欢什么游戏模式呢?

  我从2017年六月开始玩 War Thunder,某一天我的Steam推荐列表上突然就出现了这个游戏。我第一次加入战斗大约5秒钟后,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我爱这个游戏。

我现在退役了,所以我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来玩。我每天都会玩上几个小时,比起看电视我更喜欢玩游戏。War Thunder 拥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可以带来无尽的快乐,这两点对我吸引力很大。

一般来说我会玩空战历史模式(匹配和无间断作战),陆战历史模式和海战历史模式(还是一般匹配和无间断作战)。排排序的话,我最喜欢的是陆战历史,海战历史无间断,空战历史无间断,海战历史,最后是空战历史。

我们进行此次采访时,我们的主人公尚未研发M1A1,因此我们决定为主人公在游戏中发放M1A1,以帮助他对我们游戏内的M1A1与现实中的M1A1进行比较。

当您第一次在 War Thunder 中玩M1A1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首先,我十分希望能开好M1A1,因为我想在游戏里给这辆我在现实里指挥过的优秀坦克予以回报。我想开好M1A1并提醒玩家们M1A1拥有所有坦克中最出色的战绩的心态给了我相当大的压力。

然后,我玩M1A1总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在M1A1上生活、训练和作战,但却已经很久没有与它共事了。我在 War Thunder 中玩M1A1的时候,我被各种美好与不幸、恐惧与欢欣、压力和艰难的回忆轮番轰炸,同时不由得感受到开上如此强大的战争机器所带来的强烈快感。在游戏中玩M1A1总能唤醒我许多记忆。从看到炮管末端想起炮口参考传感器的使用守则,到看到排气格栅时想起雨夜过后晾干排气管的情景,哪怕是一个小的细节,成吨的回忆都能浮现在我眼前。

最后要说的是,在游戏中再次驾驶M1A1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就像我作为尘世间的一粒沙,自己的经历却能被人们铭记在心里一样。每个人在War Thunder中驾驶M1A1作战时,都能体会到些许在现实中与M1A1并肩战斗时的感受。虽然说很明显,在现实中开坦克作战的体验大不相同,但是在这游戏里有足够的表现力能够让人感觉到游戏是如此的逼真。我非常享受这一点。

您觉得游戏里M1A1的视觉效果和音效怎么样?是不是和您记忆中的很相近?

视觉效果真的令人难以置信。虽然说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陆军的M1A1在外观外观上有一些不同,但是在重要的部分上完全一致。游戏里的M1A1的模型可以说是顶尖水准,我甚至可以透过屏幕闻到车上的金属味。基本上坦克的外观内容都被很好的考究了,从驾驶员中部观察窗上的防弹玻璃雨刷器到裙甲插销的锁销,每一个细节都被忠实还原。关于你们对坦克外观忠实的还原和构建,我无论用多少篇幅来赞美都不为过。坦克的炮塔和车体顶部的防滑漆上渲染出了现实生活中该有的小影子,这类细节让我觉得格外亲切。

视觉效果优秀的令人难以置信

音效的话,我十分诚恳的告诉你,坦克外部的声音有点出戏。我不是很懂描绘音效的词汇,不过要说的话坦克的发动机的音效太“通透”了,比起引擎听起来更像是真空吸尘器的声音。坦克应该会有更多压缩机风扇产生的“呜呜”声,同时现实中坦克最响的声音应该是主动轮抓压履带的声音。当你在野外听到M1A1的声音的时候,基本只能听到主动轮的轮齿驱动履带发出的金属咆哮声。你们的模型是可以发出这种声音的,并且也很好地还原了现实中的这种声音,在大多数情况表现良好。更大的问题是离坦克超过100米时,这种音效好像就没了。.50口径的机枪的声音太过于金属了,当你在现实中开火的时候,你是真的听不到枪机的叮叮当当的金属声的。你只能听到枪膛中推进药爆炸的砰砰声,然后子弹就破了音障飞出去了。主炮声也很难用扬声器还原,那声音太震撼了,几乎能让你的耳膜撕出一条裂缝,压倒你的所有感官,这音效应该没有一种音响可以胜任。

内部音效更好一些。它们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沉浸感,不过在坦克里你听到的最大的声音是涡轮的呜呜声,因为你在里面是听不到那“通透”的排气音效的,当坦克在跑的时候,你只能听到引擎和液压系统的呜呜声,这种声音浸透进你周围所有的事物里,几乎把其他的所有声音都淹没了。游戏里这一点做得非常不错,引擎确实是坦克里最吵的,不过游戏很巧妙地在音量上获得了一个平衡,既让你有很好的沉浸感,又不至于把你耳朵给搞聋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们需要对压缩机的声音和排气的声音进行微调。同样,在车内听到的机枪发射的声音也要好得多。同轴的7.62毫米机枪还原的特别好,在现实生活中,机枪的排气管会将所有推进药爆炸声导向车外,子弹会在车外突破音障,乘员在车内主要能听到的就是枪机循环的声音。.50口径的机枪则有些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你只能听见沉闷的爆炸声,是听不见机匣转动的声音的。主炮的声音也很不错,因为音响的能耐有限,很难完全还原现实,不过至少在车内听起来还像是那么一回事。从坦克内听到的主炮发射的声音要小得多,唯一的问题是游戏中没有体现出在主炮开火后炮闸自动打开时,弹壳从偏转器上弹回来发出的响亮的“叮当”声。

艾布拉姆斯的主炮装填时间饱受玩家争议,因为这个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填手的熟练程度。游戏里M1的装填时间是否真实?

游戏里的装填速度远低于现实。在被准许于实战或训练中操纵坦克前,装甲兵们必须达到一整套考核标准的要求,大家把这套体系称为“坦克成员组火力技能测试”,想要保住资质就得每半年通过一次测试。其中一项考核技能就是主炮装填。M1A1 坦克装填技能的最低标准是 7 秒钟一发,新人成员组的最低标准则是 7.8 秒一发(顺带一说,105mm 炮的 M1 和 M1IP 最低标准是 5 秒一发)。一般来说,优秀装填手的自我要求是 4 秒一发,而最专业的老手可以达到 3 秒一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曾经见过的装填手们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不会超过 5 秒。好吧准确地说是有一位没能达到平均水平,但我的长官(一名军士长)将他撤职了——他在测试中只能以 6.5 秒一发的速度装填弹药。

 

开发团队注

我们得指出在参考文献所指的一般情况下,一分钟内坦克会原地射击3到5次。在以上场景中,一名熟练的装填手的确可以实现 3~4 秒一发的装填速度,这也是装填手的一般训练场景。在游戏中,坦克的主炮射速则需要综合考量其他因素(特指没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艾布拉姆斯第一弹药架 18 发备弹的最高装填速度(6 秒一发)无论在坦克行进状态或是停车状态下都能实现。

不过,我们仍考虑在将来为 M1 系列坦克修改装填速度,使其更加符合现实(可能会细化向第一弹药架转移炮弹的时间,比如从车长身后的弹药架向炮手弹药架转移弹药)

您可以给War Thunder中刚开始玩M1A1的玩家一些建议吗?

首先,用你的任务奖券兑换一些通用备用载具兑换券(我觉得是游戏中最棒的“免费”交易之一),然后用他们来让你的重生次数翻倍。窝在角落里打黑枪并不是这个坦克该做的,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的速度和你优秀的火控系统。M1A1加速非常不错,它很快,炮塔的转向能力也非常优秀。M1A1天生就是用来“突袭”一切敌手的,我建议你最好一直摁着前进键不要送手。不过我并不是要你直接冲敌人脸上去(尽管有些地图上这种战术还不错),我是想说利用好你的速度和火控优势,去一些敌人想不到的地方,然后在转移至下一个点位之前利用那优秀的炮塔转向快速解决战斗。最后要记住,你的装甲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泄压阀和宽阔的战斗室确实给你提高了不少活下来的概率。所以冒冒风险吧,如果你输了,维修费也不算太贵。如果你赢了的话……

如果您对War Thunder中出现过的载具有丰富的了解,且愿意与玩家们分享您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并聊聊您对War Thunder的感受,请通过[email protected]向我们来信。


War Thunder团队

阅读更多:
烈火雷鸣轰响,PLZ83/130 出击!
  • 18 四月 2024
狂怒工具箱登场!
  • 8 四月 2024
射击场 #404
雷霆秀:滞后效应

评论 (15)

此公告已停止评论